关于电信诈骗及新型诈骗犯罪手法的最新变种

作者:许永安 发布时间:2020-06-22

电信诈骗的常见种类

 

作案人通过电话联系当事人并实施诈骗,所以称为电信诈骗

第一种  作案人冒充电信、公安、银行人员,以电话欠费为由实施诈骗

以受害人家中电话欠巨额话费、身份证被他人冒用、银行帐户有漏洞等为幌子实施诈骗。使用任意显号软件,掩盖真实号码,在来电显示中虚假显示“110”“10000”“95599”、当地公安机关电话等特殊号码,或者使用“00019”打头的国际网络IP电话,让受害人将家中银行卡上的钱重新转帐进行升级保护的方式实施诈骗。

这种诈骗的最新手法为:要求当事人在中国银行或其他银行开设新账户并开通网银功能,然后将资金转入该新账户进行所谓的资金保护账户升级,后通过电话套取当事人的中国银行电子口令牌密码,通过网银将新账户内资金转走。

当事人凡是遇到对方要求开立账户、转移资金进行所谓的资金保护账户升级等都应保持警惕,并立即拨打反诈骗咨询电话或直接向当地公安机关咨询。

第二种  冒充熟人虚构事实进行诈骗

此类案件又称猜猜我是谁。即犯罪分子冒充受害人的熟人,在电话中让受害人猜猜他是谁,当受害人报出一熟人姓名后予以承认,然后通过受害人手机归属地告知已在受害人所在的行政区域附近县市,有时间明天顺路来拜见一下。第二天,再打电话编造因赌博、嫖娼或吸毒等被公安机关查获,或出车祸、生病等事由急需用钱,向受害人借钱实施诈骗。

第三种  虚构家属出事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受害人及其家属的电话号码后,然后冒充老师、医生等以受害人的家属急病、出车祸需抢救为由实施诈骗。

第四种  汽车退税为由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国家税务局人员,通过手机群发短信或拨打一些私家车主手机、固定电话,准确说出受害人的个人信息或车辆信息,让受害人信以为真,并称其购买的小排量汽车可以享受国家退税政策,但要先向指定账户转入一定数量钱财实施诈骗。

第五种  信用卡消费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短信方式,告之受害人于什么时间在哪里成功刷卡消费多少钱,或者已经从其信用卡内扣取年费多少钱,让受害人与某某电话联系,然后告之其身份被泄露,帮其转到所谓的公安局,以帮助密码升级或者审查资金为由,骗取受害人将钱转至犯罪分子的账户内。

第六种  以中奖名义进行诈骗

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发送虚假中奖信息,一旦受害人主动联系,则要求支付个人所得税、公证费、手续费等实施诈骗。

第七种  发布卡号让人打款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短信群发器随机发送短信短信方式请把钱打到这个××银行卡上也行卡号:××××××××××××××”,受害人如正在银行办理汇款业务或当时确实有转帐业务,极易被骗上当,往新帐户上转帐人民币,后发现上当受骗。

第八种  发布虚假贷款融资信息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群发虚假的贷款、融资信息,以缴纳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第九种  发布招工、招生信息诈骗

通过手机短信等发布招工、招生、买卖、婚介等虚假信息,以交纳保证佥、培训费、手续费、报名费、面试费、服装费等各种费用诈骗。

第十种  发布低价购物信息诈骗

通过手机短信发布电子产品、进口抗癌药物等各类流行物品、高价奢侈品优惠销售的虚假信息,以支付押金、会员费、运输费、货款等各种费用为名诈骗。

第十一种  购买二手车或超低价格车辆诈骗

骗子一般通过手机短信、报纸发布以超低价格出售高档汽车或二手车、走私汽车的广告。这些虚假信息里提供了车辆价格及联系人电话,一旦联系,骗子就给出一个银行卡帐号,让先汇款付定金再看车,或者以验车前需要交纳一定费用为由,不断提出各种借口,让受害人向帐户内汇钱,或者给受害人银行帐号,让受害人将车款十丁入帐号。

第十二种  网银升级诈骗

目前,全国最新型的电信诈骗犯罪,是利用中行E令行卡过期、网银升级、信用卡升级、网银密码升级等虚假信息实施诈骗。犯罪分子利用中国银行网上转账只需输入常规静态密码及E令(中国银行网银客户持有的动态密码显示设备)的动态口令,无需USBKey(硬件数字证书载体)的特点,通过发送中行E令过期等虚假短信息,诱骗受害人登录与中国银行官方网址(www.boc.cn)相似的钓鱼网站,从而窃取受害人的登录账户和密码口令。一旦得手,犯罪分子迅速通过网上转账将受害人账户内的资金转走。

由于中国银行尚未启用网上转账的电话或短信即时提醒、确认服务,一当受害人发现账户资金被盗时往往已错失破案时机,加之多数民众对这种新型的诈骗犯罪手法尚不了解,防范意识和能力很低,极易上当受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该种犯罪手法的诈骗短信示例

尊敬的网银用户:您申请的中行E令行卡即将过期,请尽快登入www.boczs.com进行升级。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中国银行)

由于诈骗网站大都在境外,接到举报后要关闭该诈骗网站往往需要一定周期,且犯罪分子经常变换域名和IP地址,以逃避打击,因此请广大市民一定提高警惕。

中国银行的官方网站为www.boc.cn,其他网址均为假冒。使用中行网银,请直接输入网址www.boc.cn,以防上当,造成钱财损失。如接到类似的诈骗信息,请及时拨打110报警,或向12321举报中心举报,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客户服务中心24小时热线:95566

信用卡24小时专线:4006695566

 

新型诈骗犯罪手法的最新变种

第一种  电信诈骗手法的最新变化

传统电信诈骗手段嫌疑人一般冒充电话局、电信局工作人员谎称事主电话欠费,然后转向冒充的公安人员,谎称事主身份信息被冒用并实施诈骗,最近此类手段发生了如下一些变化:

1.有些嫌疑人拨打事主电话时冒充114工作台,来电显示电话号码为114

2.嫌疑人谎称事主医保卡在异地药店买药消费,已经不能用,进而告诉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接着实施诈骗;

3.嫌疑人自称是快递公司工作人员,称有两个邮件一直没有送到,邮件是公安分局发的,主要内容是信用卡欠费已经被法院起诉,还牵扯到一个几千万的金融案件,进而实施诈骗;

4.嫌疑人在告诉事主电话欠费的同时,告知事主电话欠费是假的,实际上事主的信息泄露有可能卷入案件,建议做一个金融保单,进而实施诈骗。

第二种  信用卡被提取、扣取年费

此类手段传统表现形式是嫌疑人向事主手机发短信,称事主信用卡在异地消费多少,进而要求事主向所谓的金融保全科求助,继而进行诈骗。

在最新的表现形式中,嫌疑人发的短信中称信用卡被提取1200元年费,同时提供一“400”电话号码,事主在向其核实时后,对方称其近期办理一张信用卡,已经消费数万元,告知事主需要在ATM机下载一个东西,并要求当场操作,事主按其提示操作实际就是向嫌疑人账户转账过程。

第三种  订购机票诈骗中出现提示ATM机操作

在传统订购机票诈骗中,嫌疑人要求事主提供购票款后,一般提出机器故障无法出票为由进行诈骗。新型犯罪手法中,嫌疑人让事主在ATM机上进行操作,并称在ATM机上会显示事主电话及电子机票号,实际上是嫌疑人通过ATM机诱导当事人向嫌疑账户进行资金转账。

第四种  冒充黑社会诈骗

传统方式中,嫌疑人一般发短信冒称东北黑社会李大龙实施诈骗。新手段中,嫌疑人直接打电话冒称是二秃子,并告知事主得罪人了,有人要取事主的手腿,接着称只要汇款就告诉事主指使人是谁并且不再找事主麻烦。嫌疑人一般自称东北人,外号叫刘老四、四哥等,此类手法为以前手段的演变。

第五种  办理信用卡诈骗

嫌疑人在互联网发布可以快速办理信用卡的虚假信息,并告诉事主57天内交卡。事主相信并联系后,嫌疑人会告诉事主先汇数百元办卡费。事主汇款后,嫌疑人告知事主卡已办好,透支额度3万元,并让事主交3%的手续费。紧接着有一送卡人称,害怕事主是工商或公安人员,要求事主再缴纳保证金等费用,以此进行诈骗。

第六种  利用xx广播台寻物启事进行诈骗

犯罪嫌疑人在异地,利用收听xx广播台(103.9兆赫)播发寻物启事的机会,记录事主联系方式和丢失物品,并用固定的作案手机号码,直接拨打或以发短信息的方式打给事主,谎称捡到事主遗失的财物,并称要想取回财物,须事主将好处费汇入指定的银行帐号,再将物品归还。事主急于找回财物,便向犯罪嫌疑人指定的银行帐号内汇款。犯罪嫌疑人查询汇款到帐后,在半小时内将汇款提现,并将作案手机关机或不再接听事主电话。

第七种  以寄来的包裹有问题为由进行诈骗

嫌疑人以快递公司的自动语音电话向当事人拨打电话,通话后提示转接人工服务并接通。如当事人询问包裹或邮件情况,邮政员工则会以各种原由,比如说包裹里有违禁品,有巨额银行卡,有人以当事人名义开户洗黑钱等,诱导当事人必须马上到公安机关侦查科报案。一旦当事人拨通对方提供的所谓公安局侦查科电话,侦查科就以各种理由套取当事人的银行账户信息,并以设置防护和安全措施为由,让当事人去银行取款机上操作,最后结果就是将当事人账户里的资金全部转走。

第八种  网络交友实施诈骗

犯罪嫌疑人在交友网站发布消息,假冒香港、广东商人。骗取受害人信任后,谎称自己在香港、广东的公司或店铺要开张,要求受害人送花篮和牌匾,并提供花店名称和账号,从而骗取受害人钱财。

第九种  冒充亲友通过QQ实施诈骗

犯罪嫌疑人冒充受害人在境外或外地的亲友,通过QQ谎称自己手机坏了,不能电话联系,同时以老师或同学出事急需用钱等理由,诱骗受害人转账。

第十种  假冒军人批量购物实施诈骗

犯罪嫌疑人一般在大型批发市场物色好对象后,假冒军人身份,要求大量购买受害人铺面上没有的商品,比如帐篷等。交谈中,犯罪缣疑人声称与之前的供货商(系犯罪同伙)有矛盾,不方便出面,然后提供供货商的电话,利用可观的差价诱使受害人转账给供货商

第十一  冒充社保工作人员进行诈骗

犯罪嫌疑人在电话中自称社保局工作人员,通知接电话人,由于其社保卡购买了违禁品而面临冻结,要求持卡人到自动取款机按照要求进行操作以对账户进行保护,操作中即骗走社保卡账户内资金。因老年人经常使用社保卡,此类诈骗手法对老年人的欺骗性较大。